這部是香港導演林嶺東1984年的作品。
會看這部是因為覺得「實驗用愛情去改造一個人」這個主題還滿有意思的。雖然很容易猜到之後的發展,但還是想看導演怎麼玩,結果看完覺得比起前面兩部粗淺許多。
這部是香港導演林嶺東1984年的作品。
會看這部是因為覺得「實驗用愛情去改造一個人」這個主題還滿有意思的。雖然很容易猜到之後的發展,但還是想看導演怎麼玩,結果看完覺得比起前面兩部粗淺許多。
會看這部片是因為看了歌壇校長譚詠麟參加中國的節目,喚起我的回憶,重溫他的經典作品包括這首〈一生中最愛〉,然後去看了電影。
這部片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處女作,所以有些不夠成熟;但也有只屬於第一次的青澀與單純。電影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曾志偉和譚詠麟都是用本名(張曼玉的角色也姓張),不僅如此;曾志偉和譚詠麟的角色還將演員部分的真實經歷給移植過來。我還滿好奇這樣的設定演員演起來會更入戲還是更尷尬?
有些演員,什麼都不用做,光是站在那裡,你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戲,例如自然真誠又可愛的尹汝貞奶奶。
然後這部片最讓我驚艷的是史蒂芬連。《燃燒烈愛》的高富帥沒有了;取代的是一個普通的丈夫和父親,在異鄉拼盡全力。而且這部片幾乎都是用韓文對話,而他母語應該是英文,真的很用心詮釋得很好。
這部片的原名是北極,中文片名有夠難記的......
早在兩年前看到這部片的預告之後(它有被選入2018年坎城影展的午夜單元)我就超想看的,再加上我很喜歡的韓國演員朴喜洵在某個節目中介紹這部又讓我更想看,很開心終於有機會看到了!
這部片第一次看的時候大約是大學,那時只覺得片中人物都說英文聽得彆扭。
這幾年陸續看了大陸電視劇《傳奇福貴人》(又名「重生」)、《非常公民》等(還有一部是趙文瑄演的,看不下去),開始對溥儀這個人有興趣,也看了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這部片是金基德2014年的作品,描述在一名少女慘遭殺害後,以馬東錫為首的七個人,分別對加害的七個人嚴刑拷打,逼他們寫下自白書。加害者因為嚴刑拷打,被放走之後有的自殺、有的精神崩潰,所有人都絕口不提。
而審問的七個人,有的因為被暴力對待、有的欠債、有的被瞧不起。他們因為想逃離生活上的各種壓迫而加入這個組織;卻因為審問過程的血腥暴力而想要再度逃離。組織裡唯一的女性長期被家暴;卻是第一個無法面對暴力而選擇退出。當老大說:「你越忍耐,別人就越會爬到你頭上,你還要繼續過這種生活嗎?」,她回答:「我還能忍得住,至少還有一些好事會發生。」其他陸續選擇退出的人則回答「我的生活還沒有那麼糟」、「比起XXX要好」等等,還有人說:「我忍耐,是因為我不想變得跟他們一樣。」
這部是喜劇大師卓別林(Charlies Chaplin)自編自導自演的片子(他甚至還參與影片中音樂的部分)。上網查資料有人寫道由於當時美國的麥卡錫主義,再加上卓別林自己本身的政治傾向,迫使卓別林離開好萊塢回到英國,所以有人把這部片稱為卓別林的告別之作。
也許創作背景就帶著告別,所以片子本身也充滿著告別的意味:對演藝生涯的告別、對一個時代的告別、對生命的告別。
這部片之前上映時就想看了;但一陣忙碌之下就錯過了,然後一拖就拖到現在。
也許因為看之前的期待太高了,所以看完後沒有非常地喜歡。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部片的人物眾多,即便每個角色登場時都有簡單的介紹;但對我這完全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來說還是有點難以消化。再加上這眾多的角色很多都是出現一下下就消失,無法再更多地去拼湊人物也是讓我看得較為吃力的地方。
一名知名且受人尊敬的心臟外科醫師回到韓國,在機場幫助一名被糖果噎到的小男孩,跟兩年不見的女兒約好一起午餐,跟高速公路收費員愉快地打招呼......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然後在一個十字路口看到出車禍的計程車,出於醫生的本職協助傷者。然後發現不遠處的地上血跡斑斑,擔架上躺著一個人,正是自己的女兒......
以上就是韓國電影《一天》的開場,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在不停地重複上述那段。這部片雖然片名叫「一天」;但其實只有從男主角搭的飛機準備降落,到女兒被車撞,前後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然後就不斷地重複,但靠著拍攝手法和剪接還有演員表現的不同,讓情緒一直在不斷地堆疊,也讓觀眾也看得很緊張。
中文片名落落長,查資料寫道男主角的名字就是導演父親的名字,這部片的英文片名叫做「獻給我的父親」。
之前看過片段,這次總算有機會完整看過了,而且又是在大螢幕看,大場面在電影院看真是過癮啊!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這是電影《芳華》裡頭的一句話。馮小剛導演,嚴歌苓編劇。
電影以文工團為主,配上中國的社會環境的變遷。也許因為時代敏感,感覺馮小剛拍得極為小心翼翼,甚至過於小心翼翼。影片中少數地以女二的角度來講述女一發生的事,但女二半當事者半旁觀者,有些時候還不在當場,該如何完整講述這個故事?
這部的第一集是《Les petits mouchoirs》,大陸直翻成「小小的白色謊言」,台灣翻成拗口到不行的「愛・謎・藏」。事隔九年,同樣的導演、同一批演員再度合體拍了續集。
這部講述友情的片子,由於上一部發生了一些事導致這群人的友情生變。九年過去,發生了更多事情。這一部這群人又再度重聚在一起,他們還能跟以前一樣嗎?
韓國的編劇跟導演超猛(這句話我應該已經說過N次),連這麼黑的歷史都敢拍!而且上網查資料,這已經是2003年的片子了!
如果純當一部娛樂片,它非常成功:有故事、有場面(如果在大螢幕看一定超過癮);但它其實是改編自真人真事,而這些故事與場面-不管是前半段的訓練過程,或是後半段的反抗-都拍得極為真實(辛苦演員了),而這個「真實」,就是「殘酷」。影片看完,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金基德應該是我看過最多其作品的韓國導演。之前在法國時,只要有他的電影上映必去觀看。回國後就看得少了,上次看的是《聖殤》,然後就是這一部。
之前看《聖殤》時有豆瓣網友說金基德變仁慈了;結果這部就來個極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