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看到一張圖片,那是一個小孩坐在地上,望著窗外。小孩臉上沒什麼表情,窗子也是關的。圖片用類似繪畫的方式呈現,而且整個畫面除了很深的藍色之外,沒有什麼其他的顏色。
它應該只是一張普通的圖片,但我卻接收到一股強烈的訊息,彷彿內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近全世界的影劇圈真是多災多難,接二連三地聽到一些著名導演及資深演員的相繼凋零。上星期一更是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法國演員Guillaume Depardieu上星期一(10月13日)因突發性的肺炎而過世,年僅37歲。

說Guillaume Depardieu可能台灣觀眾對他不是很熟悉;但你們肯定都知道他老爸,他老爸就是法國國寶級演員,「大鼻子」傑哈德帕狄厄 (Gérard Depardieu)。
Guillaume Depardieu出生於1971年4月7日,是法國演員Gérard Depardieu與Élisabeth的大兒子。(他們倆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也是演員,叫Julie Depardieu)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布拉格練習曲.jpg

天(10月13日)去看了一部捷克片【布拉格練習曲 (Vratné lahve)】,我想是由於片中有一段男主角騎單車的畫面,才取這樣一個中文片名。其實片名原文意思是「空瓶回收」。

這是捷克導演Jan Svěrák (執導過【青青校樹】、【遊子】等片)2007年的最新作品,本片的編劇和擔任男主角(Joseph)演出,正是他的父親Zdeněk Svěrák。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片大陸把它翻成【邊緣之城】,所以剛開始看到中文片名,我還誤以為這是部關於戰爭的片子。等影片開始看到法文片名【Frontière(s)】,還有影片開頭的風格時,又讓我連想到Mathieu Kassovitz的【Assassin(s)】。以為這是一部描述邊緣人物、幫派、殺手之類的片子。

其實跟後者差不多。不過一開始我以為只是片中主角們罵罵髒話,動動刀槍罷了。一開始也真的如我所想的那樣;可是半小時後突然一轉,片中主角們,闖入一個廢棄的礦場,礦場裡住著一群嗜血殺人魔。原本持槍耍刀的年輕人,從殺人者變成被害者,這部片也變成極為血腥和暴力的限制級電影。

我看的電影那麼多,看電影時有人說我是冷血動物,意思是我很少有表情或反應(不論是驚嚇或是感動)。別人在觀影中涕淚漣漣,或是害怕遮眼,我卻始終維持理性。但卻被這部片嚇得縮成一團,甚至發出尖叫。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uelqu'un de l'intérieur.jpg

法國流行音樂詩人Francis Cabrel的最新專輯《Des roses et des orties 玫瑰和蕁麻》台灣已經引進了,很開心在台灣也能買到這張專輯。

那張新專輯之前已經介紹過了,這次來介紹一首他早期的作品。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fka.jpg

像不太該在凌晨三點看驚悚片。

剛剛看完的影片是Steven Soderbergh在1991年所拍的電影【卡夫卡 (Kafka)】。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Aug 20 Wed 2008 03:03
  • 赤壁

赤壁.jpg

到香港導演吳宇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早期的一部港片【喋血雙雄】。這部由周潤發、狄龍和葉蒨文所主演的警匪片,不論是劇情、運鏡、畫面都可以說得上是警匪片的經典之作。後來這些元素,再摻雜「好萊塢公式」,變成了一部在當時令我非常喜歡的片子:【變臉 (Face off)】。

吳宇森也因此被封為「暴力美學」的導演。雖然之後我片子看得多了,看過了馬丁史科西斯及一些韓國片(例如【老男孩 (Old boy)】),覺得吳導的片的「暴力」成份,其實還只是小兒科。不過不可否認,他「美學」的部份還是足夠的。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