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拇指姑娘  

比起我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輩,很多人都說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絕大多數不曾經歷過戰爭;雖不至於錦衣玉食,但至少不再挨餓受凍;交通工具的普及讓我們可以去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我們的壽命大大地延長。

而網路的出現,更讓這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從觸控手機及平板的出現,我們就習慣在手指滑動中完成所有我們想做的事情:查資料、聊天、開會、買東西、看影片、分享照片等。作者Michel Serres 米榭•塞荷將這世代的我們暱稱為「拇指姑娘/少年」。

這本書從書名開始,就是一種溫暖的幽默,而且中文版精心設計的封面,讓人充滿了閱讀的興趣。在這不到一百頁的篇幅中,作者用一種近乎於聊天的口氣,不褒亦不貶,幾乎不帶任何批評地來談談我們-身處於這數位世代的拇指姑娘/少年。

隨著網路的普及,上網佔掉我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而且隨之而衍生的工具,讓許多事情變得不那麼地困難。例如我去年一個人去北京自助旅行,靠著百度地圖的幫忙,讓路癡有名的我可以輕易地從一個點移至另一個點,幾乎不曾迷路過。而科技的發達也讓一些原本枯燥無聊的變得有趣。儘管有許多人在不停地呼籲不要沈迷於網路,會傷害眼睛,有隱私的問題、個資的問題等等;但不能否認,網路已成了生活不可缺乏的東西。以前沒網路也活得好好的;但必須承認,我們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了。

這所帶來的改變包括個人的思考模式、生活習慣、消費方式、與人相處等等。不過改變的當然不只有個人。書中從個人、學校和社會三方面來探討。

「學校」這個篇章是全書中看完感觸最大的。也許以前念傳播相關科系,總是會常常提到溝通模式。模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傳播者、一個接收者,然後介質(媒介)。以往教學的溝通模式都是傳播者在講台上,接受者安靜地坐在底下,認真地抄寫筆記;可是當學生滑動拇指就取得了知識,那以往高高在上、充滿權威的老師還能教些什麼呢?我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則新聞,一名老師放棄了多年的教職只因不知道要怎麼教學生。難道真的沒東西可教嗎?像是書中所寫的,傳播者難道要俱有創造性或是罕見的特質,所傳遞的訊息才會有人聽嗎?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不再是你說我聽的教導模式;教導該如何過濾訊息,和在接收大量訊息的同時養成獨自思考判斷的能力,也許是這時代傳播者的溝通模式。

拇指姑娘/少年在虛擬的空間裡發表評論、聊天、組成群組。我們的自我介紹也不再是來自哪裡的XXX;我們變成一個代碼,而且可能不只一個。書的第三章「社會」給我感覺比較抽象,也許充滿代碼的社會本來就是抽象的。雖然作者在文字中樂見這些改變;但我隱約覺得有些不安。尤其是書尾那棵看似浪漫的知識樹,感覺從每個人身上抽取一部分放在裡面,似我又非我,被其吞噬,招搖顯目地張牙舞爪著。

未來會如何沒有人能預料,就連作者也是語帶保留。滑動手指,成千上百篇相關的文章。我們仍然依賴網路,而網路並不會告訴我們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signol 的頭像
    rossignol

    Rossignol 夜鶯的流浪筆記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