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我偏愛悲劇,可是不能說我不喜歡喜劇。我不喜歡的喜劇,是金凱瑞式的做作搞笑,更討厭用噁心粗俗的表現方式來詮釋。來到法國後,很糟糕的發現,金凱瑞式的搞笑演員還不少。他們總是喜歡用很誇張的肢體,一張動個不停的嘴巴,很用力的說話著。除非所說的話很好玩,否則通常看到這一類的演員或是片子時,我很少笑得出來。
刻意做出的搞笑有什麼好笑的?!
喜劇片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卓別林(Charlie Chaplin),雖然他的一些片子滿好笑的,但很多時候,我也覺得他片子中的笑點是刻意安排的......好吧,我知道電影當然每個畫面和故事情節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所謂的「刻意安排」,意思是我覺得他是故意去做這些動作,而這些動作又做得很誇張,顯得很不自然,像是為了要讓觀眾笑才去做的。而且有時候,覺得他的片子有點「鬧」。
之前法國電影院重新上映一部片: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的【將軍號 (The general),法國翻譯為 «Le mécano de la général » 】。這是法國為了向這位美國喜劇大師致敬,特地將原本的片子,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修改,去掉這部1927年的老片上的一些「歲月的痕跡」;再請到日本配樂大師久石讓 (Joe Hisaishi) 幫它重新譜曲配樂,讓它就像一部新片一樣。
還記得那天看電影時,進去時已經是黑鴉鴉的一片,在找不到位置的情況下,只好站著看片子,這大概也是我第一次站著看電影。印象深刻的還不只這個,還記得我跟朋友和滿場的觀眾,被片子逗得笑得很開心。雖然一樣很誇張,但很自然。看完整部片,感覺就像看完一齣精采的默劇表演似的。
我非常喜歡默劇,可以不靠語言,只用肢體動作就可以表達出情緒。也許是因為法國始終都非常重視默劇,所以才願意花工夫讓這部老片有新的一番面貌。法國甚至稱默劇表演者為「無言的詩人」!
岔開話題一下,關於默劇的電影,法國本身就有一部超級棒的片子【Les enfants du paradis 天堂的孩子】,強烈推薦給各位。
至於默片喜劇我也很喜歡,由於聽不到聲音;所以演員們的肢體往往都非常靈活,這是最令我羨慕、也是我最喜歡看的一點。
不過基頓最獨特的是他的表演方式,雖然他的表演往往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他的臉卻面無表情,法國影評形容他是「一個從來不笑的人」。
在那次愉快的觀影隔幾個月後,又在另一家戲院看到他的【Sherlock Jr.】,基頓一樣不笑;也一樣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
從那次以後,我就想盡辦法去收集、並觀看他的所有作品。
截至目前為止,我大概幾乎把基頓所有的片子都看過了。其實他像【將軍號】等那樣的長片並不多,多半都是三、四十分鐘左右的短片,而且劇情往往都很簡單:通常都是描述他愛上一名女子;而那女子的家人嫌基頓長得又瘦又小,而且好像沒什麼出息,而反對他兩人交往。基頓為了要證明他不是像他們眼中的他那麼一無事處,想盡辦法去打破他們的這些刻板印象,卻誤打誤撞的......有時候這些小「意外」反而讓他變得更慘,有時卻有加分效果。總之,歷經千辛萬苦的基頓終究還是抱得美人歸。
看起來沒什麼對吧?但重點就在這些「意外」。身材瘦小加上一臉憂鬱樣的基頓,讓所有人都想欺負他。但他不是省油的燈。鬥不過那些專找他碴的人就耍些小手段,卻常常笨笨地把事情越弄越糟。他就像一個哭哈哈的老百姓,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看得那麼開心的原因吧。
我很討厭作品中刻意塑造出所謂的「英雄人物」,總是高大英挺、無所不能,一副拯救全世界的模樣,而且完美地幾乎沒有任何的缺點。基頓並不是這樣的人物-起碼電影中的他不是。相反地,他又瘦又小,常常搞砸一堆事;卻也身手敏捷、鬼靈精怪。路不通就動些歪腦筋、耍點小聰明。
我想我之所以那麼喜歡他的作品,除了電影本身的藝術性之外;還有覺得這是一個很「真」的人物。
有時,看著基頓的片子會讓我想到成龍。也許是兩位主角都不算太高,也許是兩人都同樣身手矯健;更有的時候,我會覺得他們所表現的喜劇手法很類似(成龍應該有受到基頓表演方式的影響)。
喜劇,一個人好好地走不好笑;走到一半突然摔倒才會讓人大笑。
所以片中的基頓經常摔倒。
雖然他的摔法有時真的很好笑;但是他摔倒的頻率和強度有時也讓我擔心他會不會因此瘀青受傷。我不知道在那個默片的年代,演員的防護措施是否做得完善,否則以他這種摔法,肯定要掛彩的。(後來查資料上寫道基頓果然因為演出不少摔倒的戲而真的受了許多大小不同的傷)
但我也不否認,這些跌倒,真的是「笑」果十足。
基頓的片,到了晚期,也許是觀眾口味的改變、也許是片商要求,開始流於過分誇張且做作,覺得有點可惜。
不過瑕不掩瑜,基頓的片子,不論是拍攝或是在表演上,都值得給予很高的評價。
在默片時代短暫的輝煌過後,電影開始進入了有聲時代。另一位喜劇大師卓別林在他所執導的片子【Limelight 舞台春秋】中,還邀了當時已將近六十歲的基頓共同演出。我有看過片段,對基頓開口說話還真不習慣呀!這儘管是一部有聲片,但感覺他的表演還是像之前默片形式的表演方式。不過不管怎麼說,兩位喜劇大師同台合演,應該也算美事一件。
後記1:本篇於2005年6月25日初寫
後記2:推薦這個網站,有篇寫基頓生平的文章,寫得非常詳細。http://blog.yam.com/odyssey2001/article/1007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