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jpg

在台灣就已經看過的電影:【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世界的每一個早晨(又譯「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因為租錄影帶的關係,畫質非常地灰暗。所以在2003年的那次「香舍里榭影展」(其實是每年巴黎的大型影展之一「Festival du film de Paris 巴黎電影節」),我又重看了一次,一樣非常地感動。

而且直到這次影展我才發覺,原來這部【世界的每一個早晨】,跟我同樣很喜歡的【Nocturne Indien 印度夜曲】,居然是同一位導演─Alain Corneau!

這部片講述巴洛克時期的一位,有「黑暗古大提琴家」之稱的Colombe,因為妻子早逝,遂終日將自己關在琴房練琴,拉他為亡妻所譜的《淚之曲》,甚至在拉曲子中幻想已逝的妻子出現在他的面前,聽他拉琴。

日復一日,他不再對外人演奏,也拒絕了聽宮廷樂師職務的邀請,而對兩個女兒也疏於照顧。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輕人Marin Marais─長大後由我的天才偶像Gérard Depardieu(傑哈德巴狄厄)所飾,年輕是他現實生活中的兒子所扮演─因為變聲,無法在唱詩班繼續擔任男高音的角色,而前來拜師學藝。Colombe原本不收他為徒,但後來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原因是:「我收你為徒,並不是你有學琴的天賦;而是因為你的痛苦。」

一個經歷了人世間最痛苦的離別,一個只是想學些技藝的毛頭小伙子,這兩個人自然不會擦出什麼火花。Colombe說他:「你只是一個彈奏音樂的機器,不是音樂家!去凡爾賽(那時宮廷─路易十四在凡爾賽)演奏吧。」

Colombe教他聆聽木柴在火裡燃燒的噼啪;諦聽樹上唱歌的小鳥。「這才是音樂!」他說。可惜的是Marais並不大能領會這自然的音樂,而且他與Colombe的大女兒Madeleine戀愛了,甚至與她發生關係,導致Madeleine有了身孕。

這位未經事故的小伙子,終究敵不了宮廷的誘惑,前去凡爾賽當宮廷樂師了,並另娶貴族名媛。

懷了孕、流產,身子每況愈下的Madeleine,受不了打擊,在一次Marais來探望之後用他送給她的鞋子的包裝緞帶上吊自殺了!

影片到此,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應該是很悲傷的。可是鏡頭上一秒播Madeleine踢開椅子上吊的畫面,下一秒卻是一個日出的畫面,Gérard Depardieu的畫外音緩緩飄進:「世界上的每一個早晨都不會再回來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sont sans retour)。」很詭異,但的確是如此,不管在世界的什麼地方,每天早晨,太陽依舊會升起,地球也不會因為個人的悲傷而停止轉動,什麼事都不會改變。可是儘管每天的早晨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但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如同時間一般,不可能再回到前一天的光景。

可是Colombe就此封琴了。Marais每天晚上都到Colombe的琴房外聽,如此持續好長一段時間,但都一無所獲。直到一個月圓之夜,Colombe重拾琴弓。如此黑暗、如此孤寂,讓Colombe在自言自語中提到了死亡,門外的Marais一聲輕輕的嘆氣,聲音很小,但Colombe聽到了,他停止拉奏……

Colombe:誰在門外嘆氣?
Marais:一個尋找音樂的人。
Colombe:不再有音樂了。
Marais:有,我聽到,並跟隨著它,是它帶領我來到這裡。
Colombe:那您在找什麼?
Marais:找一首曲子,一位和您一樣的音樂家。
Colombe:不,這不是您要找的。
Marais:美好的日子,過去的時光?
Colombe:不。
Marais:愛情?
Colombe:不。
Marais:逝去的戀人?對愛情的後悔?
Colombe:不。
Marais:那我不知道了。
Colombe:那你為什麼要嘆氣?
Marais:因為我聽到了死亡。
Colombe:愛情的死亡,音樂的死亡,生命的死亡......您每天都來?
Marais:是的。
Colombe:為了找尋音樂?
Marais:我聽到樹上唱歌的鳥兒,在太陽升起之前,黎明。我在黑暗中前進,痛苦為我指引方向。我來到這裡,為了找尋那流在音樂裡的眼淚。

然後,兩個失去自己最愛的男人,面對面坐著,在淚眼中一起拉Colombe為亡妻所譜的《淚之曲》。

這一段令我非常感動,低沉的古大提琴聲緩緩響起,如泣如訴。真的要經歷過苦痛,才能拉奏出如此感人的音樂。

Marais也為Madeleine譜了一首曲子。影片的最後,Colombe請求他再拉一次他為他女兒所寫的曲子,並對他說:「我以身為你的老師為榮。」

這部片子的步調緩慢,沒有明顯的高低起伏,也許有人會覺得沉悶。可是我卻覺得這是一部拍得非常細膩的片子,而且負責攝影的Yves Angelo(後來也當了導演)所取的畫面都非常地美。

這部片表達悲劇的手法是如此的特別,古大提琴的聲音低沉,但卻可以傳遞出那種生離死別的傷痛,尤其最後兩人對拉的那首曲子,低沉的弦音彷彿能割人似的,那麼強烈。這部片兩位男主角的情緒也是很壓抑的,但藉由古大提琴的音樂,我們可以感受到兩位男主角的哀痛,他們的眼淚,全都寫在歌裡、流入音樂裡了。

電影找來西班牙古大提琴演奏大師Jordi Savall當這部片的幕後真正演奏者,Jordi Savall深厚的功力為這部以音樂為主的電影加了超多分。

【印度夜曲】的攝影與導演也是同一個人,看了這兩部片,我覺得導演Alain Corneau是一位非常細膩的人;而且我覺得他對畫面與音樂的選擇、運用和結合都非常棒,兩部片拍得既俱文學性也俱藝術性。

台灣也出了【世界的每一個早晨】的小說中文譯本,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