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yrano de Bergerac.jpg

部落格「開張」那麼久,也介紹那麼多片子,但一直都沒介紹那部讓我現在人在法國的關鍵片子─也是我最愛片子前三名:大鼻子情聖 (Cyrano de Bergerac)。

看這部片時正值考上大學的暑假,一個悠閒的午後時光。無意間在sun movie看到這部片,驚為天作!

怎麼有一部片可以如此結合文學、戲劇、音樂與影像,而且結合得如此完美?
更驚覺,原來電影可以拍得如此充滿藝術性,而我還只追隨著好萊塢。這麼美的一部片,來自法國;而片中那優美詩句的語言,是法文。
是的,所以我愛上法文,並且決心要學法文,目的無他:要看得懂它的原著劇本!

這樣改變我往後的路的一部片,勢必要好好介紹。

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劇本就已經非凡。這齣由愛德蒙‧羅斯丹(Edmond Rostand)根據真實的西哈諾,再加以改寫杜撰而成的劇本,被譽為「法國人的希望與驕傲」。這部讓他名聲推至頂峰的劇作,卻同時也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可憐的羅斯丹,之後因為無法寫出超越【大】這樣的劇本,抑鬱而終。

【大鼻子情聖】故事講述一位身兼詩人、劍客與物理學家的西哈諾,在每一方面都出類拔萃,卻因為一個大鼻子而讓他自慚形穢,不敢向他暗戀已久的表妹示愛。在愛情的路上,一輩子躲在陰暗的角落,幫他的「情敵」-一個帥氣卻胸無點墨的貴族子弟兵-捉刀,甚至親自促成他們兩的婚事。直到臨死之前,才向表妹吐露了這個事實。

這齣劇氣勢磅礡、人物眾多,還有浪漫感人的愛情和極高的文學性,早在1950年,就被改編成了電影。而在1990年,法國導演尚-保羅‧哈本諾(Jean-Paul Rappeneau) (導過【屋頂上的騎兵】,最新一部片是【Bon voyage】),將它拍成了電影。保留了劇本中的磅礡與浪漫,當然,也有一些改編。

譬如第一場在劇院,西哈諾與人鬥劍吟詩,說在詩的末節,會一劍刺中對方。劇本上是寫西哈諾最後一劍將對方刺中;而在電影版,則是西哈諾先打掉對方手上的劍,然後點了對方鼻子一下,諷刺意味更為濃厚。
也就是這一段,讓我初看時驚訝不已,有鬥劍的剛硬,卻也有詩的柔和;而詩句的內容卻是充滿即興與諷刺。而我頭一次看到有人把比劍拍得如此漂亮,每個動作應該都是設計過的,彷彿跳舞一樣,有著律動與節奏。

這部電影影像化如此成功,除了導演功力非凡之外,男主角也是功不可沒。當初在舞台演出時,所擔剛的男主角皆是一直之選。所以電影版也找來了有法國國寶演員之稱的傑哈‧德帕狄厄(Gérard Depardieu)演出西哈諾一角,這部片也同時為他贏得了當屆坎城影展的影帝頭銜。當然,看完這部片之後,傑哈也成了我最愛的法國演員。

除了傑哈演出西哈諾之外,演出西哈諾情敵的文森裴瑞茲(Vincent Perez),和演出表妹的安布洛雪(Anne Brochet,也是【Tous les matins du monde】的女主角),也都是法國享有盛名的演員。

而這部片的配樂,也值得好好介紹。

電影找來具有濃厚古典背景的尚-克勞德‧博蒂(Jean-Claude Petit)擔任配樂,他選擇用小喇叭來代表男主角西哈諾。嘹喨的小喇叭,但卻沒有別的樂器相和,聽起來顯得格外悽涼,也代表著西哈諾才華橫溢,卻一生孤寂。

我是先看過電影再去找原著劇本的,中文劇本由王若璧翻譯,遠流出版。這本中文譯本完全抓到了原著法文劇本的精髓,是少數翻譯本翻得如此「忠於原味」的。

電影我已經看過好多次了,中文劇本我也看到可以背了。但每次再看,還是依然會感動不已─爲西哈諾的堅持而感動;也爲西哈諾寧願獨自躲在陰影中,默默守候的執著而感動。

他說他自己「無所不能,卻一事無成」。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卻每樣事情都不順利,就連死亡也不例外。他擁有所有的頂端,卻得到所有的相反。

但就像他說的:「只要在自己花園裡撿到的,不論是花、果實、甚至是葉子,都該心存感激……即使天生不是橡樹或菩提,也不屑做寄生的蔓藤。也許長不太高,可是全憑自己!」

我想他並不後悔。

這部電影的海報,我也非常喜歡。海報上一把劍插著一片玫瑰花瓣,代表西哈諾的瘋狂與浪漫;勇敢與柔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