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 

月的第一個星期六(5/5)去看了台南人劇團的【海鷗】。其實早在將近一年前就得知這個訊息,那時我參加了一個表演課程,進階班的結業呈現正是這齣【海鷗】。啃著文句不通的翻譯、背頌著冗長的獨白,一面還要應付著上班排練兩頭燒的體力,我呈現的慘不忍睹可想而知。
所以我在看這齣舞台劇之前,就已經看過劇本。而且不但看過,還挺熟的。

這齣戲把時空背景從俄國搬到日據時期的台灣,而且整齣戲用台語發音,也穿插幾句日文。

在看之前,我以為它是以【海鷗】為骨幹,另外發展一個故事;結果它除了改動了一些地名人名之外;90%保留了契訶夫原著的台詞。說真的,我挺佩服這齣戲的編劇,可以將原有的台詞融入其中,著實不簡單。舞台美術設計我也挺喜歡的,尤其是湖邊的場景。

不過,台詞雖然還是很契訶夫;表演形式可一點也不契訶夫!
原本應該平淡且生活化的故事添加了許多顏料,其實第一幕戲中戲那段改編我還挺喜歡的,不失為另一種詮釋方式;但之後給我感覺是縮了回去,直到第三幕接近尾聲時才又多加了一段。但這段不僅不會讓我如同前面般地覺得新鮮有趣;反而覺得很突兀,難道是怕觀眾昏昏欲睡,所以才加這一段的嗎?
而契訶夫最著名的停頓,在此劇中更是蕩然無存(除了一個長到我以為是演員忘詞的停頓之外)。

另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在幾幕之間的換景時,有演員出來唱歌,唱的是台語老歌。雖然唱歌的演員歌聲很不錯,但這種打廣告的方式太過明顯。

【海鷗】的舞台劇版我目前最喜歡的,是北京人藝的版本,濮存昕的康斯坦丁、徐帆的妮娜、呂中的艾蓮娜,還有巍子的特列戈林,每個角色都那麼鮮明、那麼地符合原著。

台南人版的兩位女主角我都挺喜歡的,玫瑰(妮娜)真的有讓人看到一個一心想要當演員的女孩,而第四幕也有讓人看出她經過兩年的苦難折磨後所得到的體悟。月桃(艾蓮娜)也讓人感受到她的霸氣,以及過氣女演員的滄桑。只不過我覺得飾演月桃的演員太高了,與她對戲的兩位男主角氣勢被他削了一半。

其實不只身高,兩位男主角的表演也相形之色,甚至令人失望。雨祿(特列戈林)一出場那畏縮的樣子令人傻眼!他在跟玫瑰(妮娜)聊天那段,本來應該很精彩的;卻冗長地令人昏昏欲睡。至於海盟(康斯坦丁),則完全像個任性的孩子。我覺得他不應該這麼外放地表演,尤其是第四幕,不論從外型或是表演方式上我都看不出他與其他三幕的區別。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表演形式,完全無法說服我這個角色的最終命運—自殺。

反觀人藝版的康斯坦丁,第四幕後半幾乎是整個癱在椅子上。對照妮娜對自己的命運有了新的體悟;他是如此絕望。這樣的表演方式,才能說服我為何他會走向這條不歸路。

這齣戲雖然沒有我期待的精彩,但畢竟敢挑戰契訶夫就已經勇氣十足。整齣戲還是有幾個地方我很喜歡,特別是第四幕。首先是玫瑰(妮娜)的第三段獨白,這段唸的是她的一次登台,演的是海盟(康斯坦丁)的劇本。這段文字令我很感動,因為即使是晦澀難懂的台詞,玫瑰(妮娜)還是清楚地記著。劇本中原本只有玫瑰(妮娜)一個人的獨白;這齣劇加入了海盟(康斯坦丁)與他一起唸,但不是同時唸,而是一先一後。同樣的劇本,經過兩年的人事變化,唸的兩個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

另外是整齣戲結尾的部份,這裡做了一個我覺得很棒的改編:就是把原本海盟(康斯坦丁)與玫瑰(妮娜)再度重逢前自言自語的一大段獨白挪到了整齣戲的最後,也就是是海盟(康斯坦丁)已經自殺了之後。我覺得這樣的改動,對原本海盟(康斯坦丁)無法說服我會去自殺的動機做了補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