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jpg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給了《黑天鵝》的女主角,讓這部原本就來勢洶洶片更是聲名大噪,一時之間大家都在談論這部片。

我看完其實說老實話,我並不覺得《黑天鵝》這部片有有多好看,或是女主角的心理層面有多複雜。要真的看同樣女主角有心理方面問題的片子,奧地利導演所執導的法國片《La pianiste 鋼琴教師》要比這部片強烈得多。

這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片子,符合所有好萊塢的元素:二元對立、拋物線劇情,完全意料得到的結局,只差在沒有一位無所不能的英雄來拯救全世界罷了。

片子一開始看得出導演想盡各種方式在營造一股詭異的氣氛:如夢般的舞蹈、女主角背上奇怪的傷口、拉背的鏡頭,還有女主角彷彿看到誰一般流露出的不安,連畫面顏色都很詭異。詭異的氣氛塑造得太過刻意,很明顯地暗示觀眾「注意喔!接下來會發生事情」。

女主角性格大轉變是Lilly帶她去酒吧,給她藥丸之後,所以其實我感覺她比較像是個被母親保護過度的小孩。而且女女交歡那段,那一場還滿久的,只是為了噱頭吧?我真的這樣覺得。

「精神分裂」應該才是這部片的主軸。但可惜好萊塢果真是個超級重視視覺的產業,有太多東西都用視覺特效表現,例如傷口(還一定要做得很慘、皮開肉綻那種,甚至還可以從傷口拉出什麼東西出來)、女主角發紅的雙眼、黏在一起的腳趾、腿折斷、手變成翅膀,還有一堆自虐畫面等等。如此幾乎全都用視覺特效呈現,我反倒看不到女主角更內心的東西,所以我始終無法被觸動。

全片只有一個地方我覺得還不錯,就是女主角對著鏡子撕著自己皮膚時那凝視的雙眼。但就只是覺得不錯,僅此而已。《鋼琴教師》有一段女主角拿刀片割自己下體,沒有看到傷口;只看到血沿著大腿流下,這樣的畫面才真的讓人不舒服。

最後表演時,好萊塢公式再現:中間一定會有一個失誤,之後完美的演出讓觀眾全場起立鼓掌。

整部片女主角給我有感覺是壓抑、害怕、不安。也許最後黑天鵝在台上跳舞時,那就是女主角的第二種人格。不過玻璃在這場前破了,意思應該是女主角在這時就刺了自己,然後血在這場演完、又休息15分鐘後,到最後整齣舞劇都演完才流出來?!

整齣戲的重心全在女主角身上,她不得獎也難。不過她沒有震撼到我;反而Beth的眼神,充滿殺氣,之後在醫院那表情也很棒。飾演Lilly的演員,也有演出角色的心機深層,就是表面上跟你很好,其實私底下拼命想幹掉你的那種感覺。這部片也出現一位熟面孔:Vincent Cassel,這位法國演員演出舞監(或導演)一角,明明也是相當棒的一位演員,卻演這種平淡到換人演也無所謂的角色,真是可惜。

總之,看完《黑天鵝》,完全沒有像人說的震撼、不舒服等等的感覺。要玩心理,好萊塢其實也有玩得很棒的片:《越戰獵鹿人》,絕對的經典之作!而這部片只是在玩視覺效果而已,跟其他的好萊塢片子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sig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